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有吃又有得看,来去百年中山市场(台北画刊112年1月)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23-01-11

7064

有吃又有得看,来去百年中山市场。(图/鱼夫)
百年的中山市场一带很值得书写。现在的中山北路在日本时代是通往台湾神社的「敕使街道」,而长安东路则为「大正町四条通」,是当时最宽阔的大街之一,这两条道路所形成的三角窗,面向中山北路一侧的「林田桶店」是台北少数从日本时代留存至今的手工木制桶店,十多坪的店面堆满各式水桶、浴桶、饭桶、马桶,乃至於蒸笼等,令人眼花撩乱,在1928年(昭和3年)开业,创办人林新居传子林相林,现在已由第三代的林煌一接手。

从1942年深秋台湾摄影家李火增所拍的旧照来看,这家店的建筑到今天几乎仍然一模一样,有建商曾经和林相林商议改建为12层大楼,还要分他6层,居然被拒绝了,坚持继续经营桶店,这种职人精神,台湾鲜之见也。

长安西路2号是山墙有着巴洛克式装饰的三角窗房屋,大约於1920年代建成,第一代主人开设药局だるま(DARUMA达摩),後来卖给台湾生意人林根藤,专卖日本进口的巧克力和饼乾等,这在那个时代里,可是有名的高级零食店,後来林家投资事业失利,这房子转了好几手,竟至荒废。2003年企业家曾朝满出面买了下来,并敦聘台南古蹟老师傅费时8个月修复,修复後栏间墙上镶有「满乐门」三个大字,那是英文Monument的译文,即「纪念碑」之意。後来这里开了一家餐厅,我有回进入参观,里头的人说,整修时采用上等桧木,尽量留存圆形砖和用糯米、黑糖汁砌成的合土墙,弥足珍贵。

满乐门对面的路口则有了一些改变,位於今日中山市场靠北侧的「中山大楼」,现已改名为「中山大楼商场」,台北市政府警察局中山分局中山一派出所即位於其角落一隅。而紧邻中山市场东侧的大楼落成於1961年8月10日,原为白色外观,或许因曾拉皮翻修,现已变成猪肝色。

这一带在日本时代名为「御成町」,是大官的高级住宅区,连蒋经国初来台湾时都曾住在这一带。不但是重要的住宅区,为了配合邻近的大正町,还设有「职业绍介所」、「公设质铺」及「御成町市场」(今中山市场)等。

原址位於今中山市场西侧,即长安西路15号的职业绍介所,提供日人来台北落脚找工作的所在,建於1921年,为采折衷主义风格设计的两层砖造建筑,1930年公设质铺迁入此处,战後原址改为「台北市卫生院」,作为台北市公共卫生的执行场所,并在1967年升格为台北市政府卫生局,直到1998年迁出。此处现已改为「中山藏艺所」,建筑物的内外,诸如原木打造的阶梯、细致的洗石仿石的梁柱与墙面、回廊的设计等,都很值得细细品味。

现在的中山市场前身是1915年(大正4年)因应都市发展兴建的御成町市场,到了昭和时期更名为「昭和市场」。市场的建筑原是砖造承重结构,木构桁架,一字型的形式,正门为阶梯式山墙。到了1981年,旧有的市场已呈老态,所以拆除重建,规画成综合性大楼,1楼为卖场,2楼为传统市场,3楼以上供台北市政府相关单位运用,不过有意愿的摊商不多,所以变成今日1楼为传统市场,2楼以上归市府办公用。

2011年中山市场发生大火,灾後重新整修,人气名店也不少,例如得奖连连的「中山红豆汤」,汤圆、麻糬和黑糖粉粿等都很脍炙人口;「侦镁水饺」本来在旁边的巷子内,十余年前迁入市场,老顾客不弃不离跟来交关,二代目的王老板从母亲手上学会高超手艺,做出来的水饺好吃得让顾客伸出大拇指一度赞。

还有美食比赛的常胜军「莺歌号」,烧腊功夫了得,其余诸如「裕发号杂货」、「鲜玉蔬果行」、「万福号鸡鸭商」等名声都很响亮,如果想在市场里来碗热腾腾的现煮面食,那麽「吉庆饮食部」的排骨面、切仔面就是最佳的选择了。

中山市场的建筑内外和脍炙人口的摊商美食都很值得细细品味。(图/鱼夫) 中山市场的建筑内外和脍炙人口的摊商美食都很值得细细品味。

文.图-鱼夫

 

相关照片

近期的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