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走讀南港 在地茶文化與特色咖啡館(台北畫刊112年10月)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23-10-05

3738

包種茶發源於南港,
早年農民多種植桂花並以花燻茶馳名,
而後發展出南港桂花節,
透過爬梳茶飲文化及特色咖啡館,
一起感受不同飲品在南港各有千秋的面貌。

P36-39#探索 走讀南港-1@鄧心勝多樣化製茶機具,都可在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看見。(攝影/鄧心勝)

包種茶鄉 台北最東邊的祕境

南港的畚箕湖,指的是南港舊莊路二段附近一帶的地形,此處也是南港觀光茶園的發展地區。桂花林古道穿越畚箕湖,是淡蘭古道的中繼站,在過去也是茶農送茶到外地販售的重要聯外道路。

沿著舊莊街登上南港茶山,滿山綠意間有座兩層樓建築─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這裡除設有製茶機具展示區,也規畫茶葉展示區、品茗包廂區等多個區域,還有解說包種茶和各類製茶導覽的講座課程及手作體驗活動。

茶製場周邊的環山步道及保護區,有著「台北最東邊祕境」之稱,未受人為侵害的自然環境與純淨水質,造就每年初夏熱門的「夜訪火金姑」系列活動,來此不僅能觀察螢火蟲生態,還能遠眺台北101。南港是全台第二大桂花種植地,桂花也是南港區花,每到秋天桂花盛開的時節,由南港大坑茶山在地茶農、花農和關注地方產業發展人士共同組成的「台北市大坑產業文化協會」,便會特別推出品味桂花步道、採桂花與製作桂花釀的體驗行程,春、冬兩季,在地茶農也會開放部分茶園,讓民眾戴斗笠、背茶簍體驗採茶與製茶過程。

走訪完茶山祕境再往山上行走,不遠處則設有白色恐怖時期的鹿窟事件紀念公園,附近也可看見南港早年工業發展所遺留的裸露煤炭層。

P36-39#探索 走讀南港-2@黃怡明透過走讀讓遊客了解山上裸露的煤炭層,是南港工業發展後留下的痕跡。

茶香花香 源自南港山中的傳統

在文山包種茶的盛名下,許多人未必知道南港才是台灣包種茶的原鄉。台北市大坑產業文化協會理事長黃怡明細說,1873年因全球景氣問題,導致茶葉滯銷,大稻埕茶商想出變通方法,將烏龍茶拿去燻花,於是有了新茶品─包種茶的出現。當時的包種茶現稱花茶,可以燻梔子花、茉莉花、桂花,1922年南港茶師王水錦與魏靜時又研發出免燻花的自然清香包種茶,是製茶技術的一大突破。

百年後的今天,桂花茶的燻製法也有了更多變化,比方有小農將東方美人茶再燻桂花,開發出更精緻的特色茶品。黃怡明表示,近年協會致力將在地製茶技術輸往外地契作,製作出更受歡迎的茶香味道,也努力舉辦活動提高南港茶文化的知名度,每年舉辦南港桂花節更是希望透過活動,帶領人們了解桂花與茶藝產業,並認識南港至今仍保有的自然生態環境。

P36-39#探索 走讀南港-3@黃怡明「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的手作桂花釀,是備受遊客歡迎的體驗活動。 

P36-39#探索 走讀南港-4@楊政賢屋齡90年的「嘖咖啡」融合老宅空間美學,營造人文氛圍,別有一番風情。

巷弄走讀 南港咖啡店與景點

以前南港的商店街沿著火車站和鐵路設立,後因車站搬遷,商圈跟著轉移,近年則因三鐵共構和商場建設,活化過去鐵道沿線一帶市景並帶動人潮聚集。

「南港社區大學」講師楊政賢指出,近年因社群網路興起,透過打卡互動能讓網友對景點產生嚮往而前往朝聖,他便依據咖啡館特色和商圈路線,結合飲品餐食、古蹟、步道分享走讀南港路線,規畫出一條一日遊行程:早晨第一站是捷運南港展覽館對面、海拔90公尺的小南港山步道,爬起來輕鬆不累;第二站到新光南港軟體園區大樓老爺行館一樓的「冉冉生活」享用早午餐;午後第三站可至捷運南港站的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逛逛職人手作空間;第四站到南港路二段、屋齡90年的「嘖咖啡」試聞二十多種咖啡豆,找出自己偏好的咖啡風味,再交由店家沖煮,店裡還有一款用曬乾咖啡豆外皮熬煮成茶的特殊飲品,值得一試;傍晚第五站則可至捷運昆陽站附近的「靜心苑」享用養生晚餐,同時感受展現日本時期營建技術與日式文化禪意的百年老宅風韻。楊政賢解釋,不論是偏好年代感的嘖咖啡、著迷日式庭院的靜心苑,或是追求當代特色的冉冉生活,民眾來到南港,都能找到適合的空間駐足停留。

P36-39#探索 走讀南港-5@楊政賢靜心苑保留百年前的日式建築風格,也見證日治時期留存的印記。

除了品味在地茶飲與咖啡文化,當地也有多家旅館業者,針對入住旅客推出結合在地景點與美食的旅遊行程。像是台北六福萬怡酒店推出結合鐵馬與鐵路的基隆河濱自行車道、北台灣旅遊行程;台北松山意舍酒店結合台北雙層觀光巴士推出入住專案;南港安樂旅社也推出「漫步南港・知性之旅」走讀路線,帶旅客造訪靜心苑、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北流卡夫卡及台北瓶蓋工廠。不論是走逛人文景點或是體驗大自然,民眾都能在南港得到滿滿收穫。

【文 安卓亞・攝影 鄧心勝・圖 黃怡明、楊政賢】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