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台北畫刊105年5月第580期—翻轉愛心舊思維 以創新經營社企台北社企大樓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6-05-19

3272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台灣2015年總共約有116萬人口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約占總人口的5%。對這5%的人口而言,生活是充滿挑戰的,身障者的家屬也面臨著許多考驗;也因此,對於身心障礙人口的照顧是刻不容緩的議題。

IMG_7862.jpg
▲台北社企大樓是亞洲第一座無障礙高科技大樓。(圖/台北社企大樓提供)

位於八德路巷內的台北社企大樓,是亞洲第一座無障礙高科技大樓。除了裝配有充足的無障礙設施,為4家社會企業的營運總部外,社企大樓也設置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提供各式活動租借使用和青年創業團隊進駐。最重要的是,社企大樓是一個推廣社會企業理念的基地,鼓勵關注社會議題的創業者以社會企業的方式,促進身心障礙者的就業發展。

IMG_7676.jpg
▲社企大樓設置的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圖/台北社企大樓提供)
 
為身心障礙者找到另一個出口

若水國際就是進駐社企大樓的一間社會企業,以提供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簡稱BIM)為主要服務。所謂的BIM是一種3D繪圖模型,有別於過去的平面設計圖,BIM可以讓人更快速地瞭解建築空間與設備的相對關係,進而更快地發現缺失加以改善。近年來,隨著技術的成熟,政府公部門的建案也開始導入要求提供BIM。可以看出,BIM不僅是時代的潮流,也是走在科技尖端的新型服務。
 
從若水國際提供的服務看來,很難想像這是一個以聘用身心障礙者為主要從業人員的高科技服務業,更讓人驚奇的是,絕大部分的身心障礙者並不是相關背景科系畢業,而是進入若水之後邊做邊學養成的。
 
「BIM是很新的東西,走在時代的前端,讓我可以認識很多不同背景的人。」在若水國際工作的吳帛翰,露出自信的笑容,分享他的工作經驗。吳帛翰是肢體障礙別的身心障礙者,身高不到130公分的他,四肢發展也比較短小,無法像一般人輕易地活動。平面設計科系出身的他,也是到了若水之後才開始學習BIM的相關技術。
 
「不會的東西就是問同事。」吳帛翰說,在若水,員工之間會彼此包容、彼此學習。若水國際為了輔導身心障礙者,特別設立了「教育訓練組」,將複雜的BIM建模工程拆解成不同的工項,讓員工可以從簡單的工作開始學習,逐漸熟練後,轉向比較複雜的系統建置。在教育訓練組的教學之下,即使不是相關背景出身的身心障礙人士,也能夠逐漸上手這項複雜的技術。
 
過去,身心障礙者的就業通常是走向庇護工場,從事技術門檻低的勞力密集產業;在社企大樓的推動下,身心障礙者的就業也開啟新思維。社會企業也正在破除既定的印象,不是去看身障者能做什麼,而是為身障者開創可以學習的新技能。新的商業機會將開創新的場域,為身心障礙者找到新的天地。

 
 3.jpg
▲若水國際吳帛翰露出自信的笑容,分享他的工作經驗。(李庭歡攝)


文/蔡嘉瑋
攝影/李庭歡
圖/台北社企大樓提供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