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台北画刊106年11月第598期—大家都来租好宅 融合共好的公宅家园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17-11-17

4402

位於文山区车水马龙的道路旁,藏着一处闹中取静的世外桃源,崭新方正的大楼里,走廊宽敞洁净,拥有完善管理,同时享有便利的生活机能与绿地,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显得格外珍贵。赵森葳先生与母亲同住在这儿,方正的两房格局让母子俩享有舒适又温馨的空间,「整体生活环境很棒,随时可以到对面公园运动,不像市中心那麽拥挤。」赵森葳说。气色红润的赵妈妈还指着远方的台北101大楼说:「跨年在家就可以看到美丽的烟火。」

 

他们居住的不是要价惊人的豪宅,而是位於文山区的「兴隆公共住宅」。台北市政府积极推动的公共住宅政策,减轻了许多租屋族的负担,拥有良好的居住环境及生活品质,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台北画刊106年11月第598期—大家都来租好宅 融合共好的公宅家园
 

住进好宅 不应该只是个梦

谈起公宅,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过去的国宅,赵森葳坦言,在搬进来之前,自己的确也有些刻板印象,但实际参观并入住後,才发现公宅的软硬体设施好得超乎预料,例如有24小时的社区物业管理、合宜的空间规画、质优的基本家具、建材好又防震等,现已住进兴隆公宅3年,他们依旧相当满意,「来家里作客的朋友都好羡慕我,住在这麽棒的地方!」赵妈妈笑道。台北画刊106年11月第598期—大家都来租好宅 融合共好的公宅家园
▲文山区兴隆公宅规画完善又便利,让赵森葳与母亲相当满意。(摄影/黄建彬)

 

家,是每个人的归属,人人安居,社会自然能产生出稳定的力量。然而台北市居高不下的房价,却让许多人望之却步,甚至也有人提倡,与其一辈子省吃俭用缴房贷,不如用租屋的方式,每个月的薪水便能更弹性运用,生活也更有品质。

 

为了保障市民基本居住权利,台北市政府积极推动兴办公共住宅计画,透过兴建大量的公有出租住宅,期盼让有需求的民众在台北皆可安居。

 

台北市都市发展局自2014年底推动公宅计画以来,至目前为止,共计於29处基地兴办公共住宅,预计到2018年底已完工及施工中的公宅可达12千多户。台北画刊106年11月第598期—大家都来租好宅 融合共好的公宅家园
▲内湖旧宗段公共住宅以新颖的现代风格规画设计。(示意图/台北市政府都市发展局提供)

 

放眼世界各个先进国家均保有一定数量比例的公有出租住宅,如荷兰32%、美国6.2%、日本6.1%、南韩4.6%,其中,荷兰因为住宅政策发展及社会制度的关系,公共住宅的比例较其他国家高出许多,荷兰人民安居乐业,不需为了买不起或租不起房子而烦恼,政府也藉由融合一般和社会住宅,免除单一族群可能形成的隔阂。而目前台北市公有出租住宅仅有0.68%,加上现在已招租的兴隆一区公宅及大龙峒公宅,申请入住人数皆超过招租户数10倍以上,显示大众对於公宅有极大需求。

 

此外,市府社会局与都发局共同研商以「合理负担」、「最适居住面积」及「家户人口数」三大原则,制定租金分级补贴标准,期盼以较优惠的租金租房,减轻民众负担,间接增加阶层流动的可能性。中原大学建筑系副教授曾光宗指出,日本早在1920年便推动公宅政策,从他们的统计数据来看,有很高比例的公宅住民後来从事医师、律师、教授等具高社经地位的职业,成效显着,值得台湾借镜。

 

公宅品质优 公共空间与邻共享

「居住正义不是数量,而是质量。」台北市政府打造永续、智慧、节能、耐震、无障碍的高品质住宅,以优质建材和设计,落实城市美学,也委托物业公司代为管理,严格把关居住环境,消除大家对於公宅品质的存疑,像是智慧电表、电动车充电桩、中央控制室等先进设备,都已成为公宅标准配备。
 

台北画刊106年11月第598期—大家都来租好宅 融合共好的公宅家园1台北画刊106年11月第598期—大家都来租好宅 融合共好的公宅家园2
台北画刊106年11月第598期—大家都来租好宅 融合共好的公宅家园3台北画刊106年11月第598期—大家都来租好宅 融合共好的公宅家园4

▲新建公宅配置有智慧化、省能等各项设备。(图1为电动汽车充电桩;图2为大楼中央控制室;图3为BEMS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图4为油压式缓降橱柜。摄影/黄建彬)

 

都发局局长林洲民表示,「公共服务空间」是台北公宅的最大特点,除了住宅单元,12楼皆以公共服务空间为主,包含活动中心、图书馆、公园绿地等空间,并提供青年创业服务及公共保母等社福服务,创造全新的居住营运模式。台北画刊106年11月第598期—大家都来租好宅 融合共好的公宅家园
▲明伦公宅多元化规画公共服务空间。(示意图/台北市政府都市发展局提供)

 

对附近的居民来说,公宅不仅不会剥夺原有的生活空间,还能使用公宅的公共空间,提升生活品质。促进邻里居民交流,是公宅的另一效益。

 

沟通交流 公宅建设获支持

过去国宅或社会住宅往往被贴上一些负面标签,如住民良莠不齐,容易形成环境安全的隐忧,刻板印象难免引起反对声浪。为了顺利推动公宅政策,都发局不遗余力,亲临各公宅基地举办公听会与说明会,第一线面对民众,倾听百姓声音,只为了消弭大家的疑虑。住商不动产企画研究室主任徐佳馨认为,公宅政策的推动,需要周遭居民的支持,与公宅住户相互理解、多方交流,才能让公宅政策进行得更顺利。

 

在这漫长的沟通过程中,里长成为政府与民间的沟通桥梁,信义区黎顺里里长吴明耀说,也许大家害怕的不是公宅本身,而是未知的改变。有居民担心公宅住民入住後,因人数大增,会对交通造成冲击,但是专家学者前来评估,用实际数据说明影响有限,「政府各种配套措施可以说服我们。」渐渐地,大家越来越期待公宅的落成,许多里民及附近租屋族频频询问何时能够申请入住。

 

当初为了孩子上学的问题,选择搬回大同区的林小姐表示,准备申请入住大龙峒公宅之前,家人与先生其实也曾担心过居住品质问题,但入住後发现,住户都很友善,环境也在物业的管理下,整洁又安全。大龙峒公宅邻近学校,一到放学时间,附近邻里的小孩也会来到公宅的开放空间玩耍,就是因为这里完善的措施和管理,让大家都当自家一般,不知不觉也拉近了附近住户间的距离。

 

创新的社会网络 从公宅开始

林洲民说,目前政府推动的公宅不仅是单纯的栖身之所,还将串联场域特点,形塑创新完整的社会网络。例如兴建中的内湖区瑞光公宅,配合内湖科学园区的特性,成为重要的智慧城市产业实验场域之一,未来所有的公宅也将朝智慧住宅发展,以智慧化的基础建设和生活服务,满足公宅及周遭居民的日常需求,落实智慧社区的理念。

 

眼见得以为凭,预计於今年底完工的松山区健康公宅,将会是实现各种理想的典范公宅社区,改变大家对於传统居住模式的想像。未来,也会透过「青年创新回馈计画」,吸引青年成为公宅的种子住户,发挥创意及人文关怀,为社区的服务与连结注入源源不绝的力量。台北画刊106年11月第598期—大家都来租好宅 融合共好的公宅家园
▲即将完工的松山区健康公宅,将结合托婴、老人服务等社福系统,造福邻近居民。(图/台北市政府都市发展局提供)

 

公宅让人不只有了家,更对未来燃起希望。对公宅怀抱希望的人越来越多,翻转社会的力量得以凝聚,预计2018年底前还有26个公宅基地会举办动工典礼,2万户公宅的完成只是具体实践居住正义的第一步,「会一直持续下去。」林洲民信誓旦旦,台北市政府将兑现承诺、展现决心,逐步完成民众对於家园的美好想像。台北画刊106年11月第598期—大家都来租好宅 融合共好的公宅家园
▲都发局局长林洲民(左2)与局内同仁一起为建设公共住宅打拚,实现民众住好屋的梦想。(图/今周刊提供)


文/陈品嘉
摄影/黄建彬
图/台北市政府都市发展局、今周刊提供

相关照片

近期的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