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臺北畫刊103年6月第557期—我愛偶像 邁向「星」路的歷程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8-03-26

2618

我愛偶像 邁向「星」路的歷程
近來隨著歌唱比賽、選秀節目的人氣飆升,讓許多懷抱星夢的年輕人蠢蠢欲動,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成為偶像,一圓星夢。不過,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且看電視節目製作人、訓練中心、甚至大學社團的現身說法,讓我們一窺邁向偶像之路的培育過程……

薛聖棻 培育偶像的綜藝A咖製作人 
某天,臺視一號攝影棚內,製作人薛聖棻隱在幕後注視臺上節目錄製的過程。當夜正錄製的是甫上檔的《正妹大連線》聯誼節目,主持人是阿Ken與Ella,他們以風趣幽默的主持風格引導節目的進行,不時在節目的空檔還會跟臺下觀眾互動,帶動氣氛。

雖然此節目以男女聯誼為主,但有了螢幕曝光的機會,說不定某個表現突出或特別有觀眾緣的型男美女,哪天就會成為家喻戶曉的偶像。不過,薛聖棻表示,想要成為專業藝人還是得憑實力,才能在演藝圈中脫穎而出、甚至立於不敗之地。

人稱「薛哥」的薛聖棻,外表看來年輕,卻是相當資深的綜藝節目製作人,目前是兩家影視製作公司的負責人,曾經製作許多當紅的電視綜藝節目或偶像劇,如《金曲龍虎榜》、《麻辣天后宮》、《百萬大歌星》、《鑽石夜總會》、《超級偶像Super Idol》、《我可能不會愛你》,目前ON檔節目如《金牌麥克風》、《Super Star我要當歌手》、《歡樂智多星》、《正妹大連線》 等,曾與許多知名藝人如胡瓜、藍心湄、利菁、庾澄慶等合作。

薛聖棻認為一個好的節目是能夠寓教於樂,達到讓觀眾娛樂、放鬆的目的,而一位好的製作人要有創意、看人的眼光、敏銳的市場觀察力、也要本身「很會生活」,「最後,要懂得抓住機會。人人都可以當製作人,只看你有沒有下定決心。」同理,想要當藝人亦需要全方位發展。

他表示,目前臺灣綜藝節目或音樂性節目的製播條件及成本有限,不像早期在「天時、地利、 人和」之下,透過節目就能捧出天王或天后,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增加節目或藝人的曝光率,相當重要。他建議,現在是網路世代,有星夢的年輕人不妨善用網路社群建立關係或曝光管道,勇於秀出特色才藝及聚氣造勢,比較容易「被看見」。當然,想成為藝人、本身也需要具備實力,才經得起考驗,去專業訓練中心培訓,可以先鍛鍊專業能力「基本功」。

「很多參加歌唱比賽的選手,以前可能在學校、公司或家人面前被稱讚唱得很好,但這種私下的表現和實際能站在舞臺上演唱是不同的,需要反覆練習、累積經驗,才能成為真正的專業藝人。除了個人的素質、培養專業基本功外,也要具備主動的精神和態度,懂得溝通及具抗壓性,充實內涵及實力,不斷累積經驗後,才能適應演藝圈的環境。」 薛聖棻說。
臺北畫刊103年06月第557期—我愛偶像 邁向「星」路的歷程▲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資深節目製作人薛聖棻建議年輕人應累積經驗及實力,機會來臨時才能發光發熱。

華視訓練中心  全方位「星」人育成班
「……這個角色人物想往上爬、見利忘義,如何唸臺詞才能表現出他內心深層的想法……」
「……哭有很多種,有運用換氣和呼吸的抽泣聲,有帶鼻音的哭腔,也有上氣不接下氣這樣,要能收放自如……哭的時候不要太快,慢慢來,收尾不要收太快,鏡頭會多停一下……」

某天晚上,華視訓練中心「演員班」有兩個班同步在不同的教室上課,一邊是由資深演員班鐵翔講授如何揣摩劇本角色個性、透過臺詞貼切地表現人物個性;另一邊則是由資深演員林明教授「哭」的聲音及表情,請學生一個個表演,再逐一點評。

臺北畫刊103年06月第557期—我愛偶像 邁向「星」路的歷程▲在華視訓練中心, 學員嘗試掌握情緒和表情,學習各種哭法,讓眼淚都有戲!

華視訓練中心主任賴紫雲表示,訓練中心約有三十年歷史,前身是華視演員訓練班,陸續發展出各式班級,也培養出許多知名藝人,如方芳、李立群、顧寶明、陳淑麗、楊懷民、曹蘭、曾亞君、李天柱等。在師資上,也邀請實戰經驗豐富的幕前演員、幕後工作人員或大學教授現身說法,「在本中心任教的老師都非常具有傳承的使命感,不少老師是犧牲自己演出賺錢的機會來教學,與學員分享經驗,希望能幫 助學員發掘自身優點,進入業界。」
臺北畫刊103年06月第557期—我愛偶像 邁向「星」路的歷程▲資深演員班鐵翔親自為學員們講授如何揣摩劇本角色個性,以及透過臺詞貼切地表現人物個性。

講師班鐵翔表示,由於訓練中心課程皆為短期,會在有限的時間內傾全力教授學員相關知識,最後會有排演及結業錄影,如果他知道有可以讓學員臨演或曝光的機會,也會推薦學員試看看,增加實戰經驗。
臺北畫刊103年06月第557期—我愛偶像 邁向「星」路的歷程▲班鐵翔鼓勵學員增加實戰經驗。

特別的是,由於演員需要挖掘及掌控情緒,在訓練的過程中,會要求學員練習講「今生最痛苦的事」,但同學需要互相保密及信任。這個過程是希望訓練學員,能透過「第一自我」控制「第二自我」,進入角色之中,藉由喜怒哀樂等表演訓練,增加表演的厚度。「如果有心朝中國大陸發展的話,國語正音很重要。」他提醒到。

外表斯文俊秀的陳怡佑,看來頗有韓星金秀賢的Fu,在靜宜大學企管系畢業後曾從事幕後工作,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希望參加訓練課程後,有機會站在幕前演出,實現星夢目標。他以港星張家輝為例,也是耕耘很久後,演技才獲金獎肯定。所以當他在超商吃泡麵果腹時,也把「吃苦當吃補」,甘之如飴。 「我想忠於自己的夢想,就算試了後失敗也甘願,但你不試就不會有機會。」他說。
臺北畫刊103年06月第557期—我愛偶像 邁向「星」路的歷程▲學員陳怡佑為了實現夢想,把吃苦當吃補,默默耕耘。

「演藝圈很辛苦,不是一直都光鮮亮麗,從青澀到成長為巨星,除了天時地利人和之外,自己的努力和機遇也很重要。我要給年輕人一個概念是,不是所有的偶像都像林青霞,在街頭被星探發掘,就算是言承旭也是熬了很多年才出頭。如果在訓練中心學習表現良好或突出,就有機會透過老師推薦,參與一些節目的臨演,增加磨練及曝光機會。」賴紫雲幽默地說,就算不是為了成為藝人,許多各領域的人也會想來接受培訓,透過生動的聲音、 表情、肢體動作及臺風等,增加職場表現的說服力及感染力。
臺北畫刊103年06月第557期—我愛偶像 邁向「星」路的歷程▲很多年輕人渴望站上舞臺,接受眾人目光洗禮,一圓星夢。

實踐大學吉他社 時線樂團的音樂夢 
許多未出校門但懷有星夢的人,可以從參與社團活動中「另闢蹊徑」站上舞臺表演,例如實踐大學吉他社幾位同學便組了個 「時線樂團」,曾經在硬地校園巡迴音樂季及Facebook人氣票選 中脫穎而出,並在校內及The Wall Music等舞臺中表演,頗受好評。

「時線樂團」的幾位成員為:日籍主唱兼吉他手林修誼、Keyboard手「才子」、貝斯手「阿中」、鼓手「大頭」,當初成軍是由林修誼發起,陸續找了這幾位志同道合的團員一起玩音樂,由於他主要是以日語演唱,樂團還特別請一位在校內歌唱比賽中獲得第一名的女同學主唱中文歌曲。

這群年輕團員各有不同的音樂啟蒙原因,相同的都對音樂懷抱熱情。尤其主唱林修誼,從國中時期就開始學吉他,進大學後開始嘗試創作,例如其中有一首 〈Tear〉是以自己的親身經驗, 描述一段還未開始就已結束的情感,優美的詞曲及旋律相當動聽,乍聽還頗有日劇的片頭或片尾曲的氛圍。

問到團員是否有朝演藝之路發展的目標?團員紛紛表示「夢想是每個音樂人都會有的」,但目前並沒想那麼多,只要能作自己喜歡的音樂就很滿足了。「才子」提到,當初在硬地校園巡迴音樂季表演時,原本看到上臺的樂團都很專業的樣子,團員都很緊張,但是輪到他們上臺時,當前奏一彈下去,大家就忘了緊張而很快地融入音樂中,獲得不少喝采。由此可見,「時線樂團」頗具潛力,假以時日,說不定能夠成為另一個亞洲天團!
臺北畫刊103年06月第557期—我愛偶像 邁向「星」路的歷程▲實踐大學吉他社的時線樂團,由四個大男孩組成,他們的共通處是對音樂懷抱熱情。 

由於實踐大學校風自由開放,學務處課外活動指導組主任陳慕聰表示,校方很鼓勵學生多元發展,培養自己有興趣的「第二專長」,在社團音樂設備或舉辦活動上也會適時給予輔助,並會舉辦如「實踐好聲音」等音樂比賽,讓喜歡音樂的學生有表現的舞臺。
臺北畫刊103年06月第557期—我愛偶像 邁向「星」路的歷程▲在小小的練團空間,時線樂團一點一滴蓄積音樂能量,也堆疊起團員的遠大夢想。

吉他社社長黃筱芸則說,除了像「時線樂團」這樣的樂團之外,吉他社員也會因應不同的表演需求,自己找伴「配對」,組成二人合唱或三人木吉他演奏等形式,無論是鄉村、藍調、搖滾、爵士及流行音樂等類型,吉他社皆有所涉獵,在畢業時還有機會錄製畢業單曲,對於想一圓音樂夢的同學相當有吸引力。

「築夢踏實」雖是老生常談,但對於有心成為藝人偶像的年輕人來說,卻是相當實用的座右銘。成功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偶像育成的路上,需要付出努力,加上機遇,才能步上「星」路。希望立志成為偶像的人,都能享受追求的過程,有朝一日成為明日之星。


文/許麗芩 
攝影/吳金石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