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台北畫刊104年5月第568期—守護神媽媽,多元幸福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8-03-26

2581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朝詩人孟郊這首〈遊子吟〉幾乎已成為許多人心目中對於母親形象的寫照。但隨著時代和社會的變遷,現代媽媽的形象越來越多元,在台北就有許多「非典型」媽媽,例如:外配媽媽、司機員媽媽及同志媽媽,在不同的領域、以不同的方式生養小孩,但相同的是,她們都像是家庭的守護神,堅強地守護著家庭的幸福。

泰籍華裔新住民 為兒女盡力學好中文
守護神媽媽╳李汝玉

「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孩子能有 一技之長,能夠在他們喜歡 的領域中快樂成長,我就很高興了……」 泰籍媽媽李汝玉慈愛地看著已經唸大學的兒子朱鴻敏,一邊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及育兒經,可以感受到她對兒女的關愛。雖然已經有一對已上大學的兒女,李汝玉依然風姿綽約,跟兒子站在一起時宛如姐弟一般。
台北畫刊568期—守護神媽媽,多元幸福
▲李汝玉為兒女努力學好中文,也教導孩子泰國母語。

二十多年前,李汝玉陪同也是泰籍華裔的先生、帶著一對兒女來台發展及定居,原本她在泰國已擁有不錯的工作,卻因為台灣當時的環境,所學的專業難以發揮,只能從基層的勞力工作做起,如賣便當、當女工等,過程中體認到要在台灣生活,就必須學好中文,才能融入台灣社會。於是,她不眠不休地努力認真學習中文,如今二十年過去,不只說得一口流利的中文,還能引用成語,擔任翻譯,在中央廣播電台主持、採訪,在財團法人台灣新住民家庭成長協會擔任職務及投入公益,希望能夠幫助新住民姐妹少走一些冤枉路。
台北畫刊568期—守護神媽媽,多元幸福

或許是因為李汝玉以正面積極的人生觀教養小孩,幾乎不錯過每一場的家長會,一對兒女在成長的過程中,並未因為新住民身分而產生不適應的情況,兒子朱鴻敏的表現非常優秀,她從不煩惱他的學業成 績,反而擔心兒子太傲,經常提醒兒子與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也很支持很有繪畫 藝術天分的女兒就讀藝術相關科系,「父母有義務替孩子選好的讀書環境,把他們擺在對的位置上,才能讓學習事半功倍,快樂成長。」
台北畫刊568期—守護神媽媽,多元幸福
▲李汝玉相信替孩子選好的環境,就能事半功倍,讓他們快樂成長。(圖╱李汝玉提供) 

雖然已經融入台灣生活當中,李汝玉從不忘本,在教小孩學習中文之餘,也教導孩子泰國母語。「現在台灣的新住民很幸 福,擁有很多友善的多元生活環境、政策與補助。」她希望能夠讓民眾真正覺得新住民對台灣人是有價值的,例如可在大專 院校設立東南亞語文學系,讓新住民可以成為台灣與東南亞社會接軌的橋梁或助力。

女運匠的溫馨接送情
守護神媽媽╳陳秀珠

如果常搭270 路公車的民眾,對於陳秀珠這位服務親切、笑容可掬的女司機員,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將近二十年駕駛 270 路公車的歲月中,很多通勤民眾幾乎是我一路看著長大的。」在目前大都會公車凌雲站二十九位司機員中,她是唯一的女性。
台北畫刊568期—守護神媽媽,多元幸福
▲服務親切、笑容可掬的陳秀珠。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司機員算是屬於男性的工作,陳秀珠卻是一位打破傳統既定印象的優秀女運匠,更令人咋舌的是, 由於她曾跟隨前夫做過黑手,專門修理大貨車,幾乎從補胎到換零件皆樣樣精通,還曾經擔任大貨車和聯結車等重量級車輛的司機,與一般男性司機員相比,不遑多讓。從她的開車經歷中,可能會有人覺得她個性很陽剛,但事實上,她卻是一位對女兒貼心、溫柔的好媽媽。
台北畫刊568期—守護神媽媽,多元幸福
▲優秀女運匠陳秀珠,不只會開車,基本的修理維護也難不倒他。

由於父親早逝,陳秀珠很小的時候就有居安思危的觀念,個性獨立的她很早就知道要學習一技之長,並在「可能會用到」的心態下,早早就將各種類別的駕駛執照考到,後來果然憑著這份駕駛公車的技能而擁有穩定的收入,得以將兩個女兒帶大。 由於工作所需,她常要早睡早起,生活作習規律,能夠陪女兒的時間不多,但仍是會在起床後為女兒準備早餐,請公司安排上早班、方便在下午三四點時去接女兒放學,一有假期就會帶著女兒和母親去遊玩,而女兒也因為體諒媽媽駕駛工作很辛苦,會格外貼心,幫媽媽慶生,如今兩個女兒都已經結婚生子,陳秀珠不只是媽媽,也升格當奶奶了。

陳秀珠很喜歡這份駕駛工作及環境,也因為她誠懇待人、做好份內工作,很快就融入男同事的社交圈中,她認為這是很有人情味的地方,讓她很感恩,尤其她所載的路線,每天都會經過北一女,很多搭過她車子的學生還會在她經過就跟她揮手打招呼,讓她覺得溫暖。
台北畫刊568期—守護神媽媽,多元幸福
▲陳秀珠每天都過著溫馨接送情的生活。

可以說,陳秀珠每天都在過著「溫馨接送情」的生活,她除了是自己小孩的媽媽之外,更是許多乘客安心託付通勤的「司機員媽媽」。

攤在陽光下的幸福同志家庭
守護神媽媽╳大龜﹑周周

在一般人的保守觀念中,「同志」仍是一個需要隱誨的名詞,面對外界的異樣眼光,可能會遮遮掩掩,更不會讓自己的「同志家庭」身分公開。但這些現象,在大龜與周周(兩位同志伴侶的暱稱)身上卻都看不到,這對相愛相伴多年的「女女」同志伴侶,不只共同走過起初各自家庭的「不贊成」及社會異樣的眼光,還共同創立了服裝公司,共組同志家庭,在六年前更決定成為「同志媽媽」,以公開透明的方式來成就她們所要的完整幸福人生的生涯規劃,坦然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各項挑戰,雖然仍因為台灣同志相關法規的問題,有些遺憾,但她們勇敢面對生活的正面能量,也讓周遭許多親友為她們獻上祝福。
台北畫刊568期—守護神媽媽,多元幸福
▲非典型媽媽以開放的家庭教育,守護同志家庭幸福。

撇開生物學對「男性」和「女性」的認定標準,外表看來,男性化氣質裝扮的大龜和長髮溫柔的周周十分速配。她們大約十五年前開始交往,並且在各種親友聚會場合帶著對方去「見家長」,雖然開始時未獲得認同,但當家人看到她們誠摯的情感及「在一起很快樂」的情況,終於同意她們共組同志家庭的心願。

大約六年前,因大龜的母親過世,讓她開始認真思考「要有小孩」這件事,便跟周周討論擁有小孩的可行性,因為受限於台灣對同志的相關法規,兩人特別前往國外以試管成功人工受孕,周周回台後順利生下一對龍鳳胎,兩人悉心照顧兒女,周遭親友也將這對雙胞胎當作寶貝來疼愛。

大龜表示,目前台灣對於同志的概念跟過去相比已經開放很多,並有不少諮詢及協助的管道,除了在一些為同志爭取權益的抗爭場合、讓她感受到某些不同理念者的排斥之外,日常生活中幾乎沒有遇到特別 不愉快的經驗,加上周遭親友的認同,讓她感到很幸運。令她高興的是,一對兒女所就讀的幼稚園校風開放,她與周周在帶小孩出門、就醫或求學時,都會坦然告知所接觸的人她們是同志家庭,大多受到友 善的對待。而在家庭中,她們會幫兒女以照片記錄「成長日記」,坦白告訴孩子她們的家庭情況,孩子也都能坦然接受叫大龜「爸比或阿比」(父親之意),叫周周「媽咪」,開放的家庭教育,讓這個同志家庭 生活得很健康快樂!
台北畫刊568期—守護神媽媽,多元幸福
▲大龜(左)與周周(右)共同走過起初各自家庭的「不贊成」及社會異樣的眼光,共組同志家庭。

由於對子女的愛,大龜與周周希望能夠 「循求法律途徑」,讓兒女可以像一般的家庭受到法律上的保障,成為台灣第一對申請領養孩子的同志家庭,雖然暫時受限於各種因素而無法達成,但她們會繼續努 力,希望能夠在不久後的將來可以實現願 望。

有句話說:「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 無論是外配媽媽、司機員媽媽,或是同志媽媽,她們對子女的愛絕不打折,更能推己及人,希望透過自己的經驗及努 力,為更多的媽媽帶來幸福生活的希望, 讓我們向這群「非典型媽媽」致上最深的敬意。



文╱許麗芩
攝影╱吳金石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