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於城市的綠意 引領人們走向富饒綠洲
在即將迎來夏季的時刻,萬物生機勃勃,在城市中踏上一場充滿綠意的旅程,不僅能感受植栽為水泥叢林注入的多樣性格,植物的能量也足以帶我們重返心靈深處的富饒綠洲。
景觀建築師吳書原、花藝家陳譓如與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所長胡哲明,三位新時代「植人」同樣懷抱著對植物的熱愛,以各自擅長的角度,在城市中詮釋風格各異的植物物語。無論是嘗試打造居家的綠色景觀、運用在地特色物種妝點公共空間,或是透過科學繪圖細細品味植物蘊藏的豐富玄機,都為都市人展示了讓植栽扎根於日常生活的可能性。欣賞綠意之餘,看續食餐廳「書屋花甲」致力於讓醜蔬果、即期品再生為美味料理,用惜食食譜翻轉一般大眾對剩食的印象。
文化多元交織的台北也即將迎來多項年度宗教盛事⸺在地的霞海城隍爺聖誕與穆斯林的開齋節。我們除了一探台北霞海城隍廟外語導覽員吳孟寰如何轉譯在地的宗教文化,用淺顯易懂又不失趣味的比喻,讓外國旅客也能輕易感受台北的民俗之美,在印尼語新聞主播譚雲福的領路下,我們也將攜手台北的穆斯林移工與新住民一同歡慶開齋節,而漫步於台北清真寺、東南亞食品百貨、穆斯林聯誼場所,更是深度認識穆斯林文化的好去處,以理解持續增進跨文化的包容力量。
不論自然或文化特性,台北都擁有多樣的美,在這春夏交替的和煦時節,值得我們用心去領會。
景觀建築師吳書原、花藝家陳譓如與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所長胡哲明,三位新時代「植人」同樣懷抱著對植物的熱愛,以各自擅長的角度,在城市中詮釋風格各異的植物物語。無論是嘗試打造居家的綠色景觀、運用在地特色物種妝點公共空間,或是透過科學繪圖細細品味植物蘊藏的豐富玄機,都為都市人展示了讓植栽扎根於日常生活的可能性。欣賞綠意之餘,看續食餐廳「書屋花甲」致力於讓醜蔬果、即期品再生為美味料理,用惜食食譜翻轉一般大眾對剩食的印象。
文化多元交織的台北也即將迎來多項年度宗教盛事⸺在地的霞海城隍爺聖誕與穆斯林的開齋節。我們除了一探台北霞海城隍廟外語導覽員吳孟寰如何轉譯在地的宗教文化,用淺顯易懂又不失趣味的比喻,讓外國旅客也能輕易感受台北的民俗之美,在印尼語新聞主播譚雲福的領路下,我們也將攜手台北的穆斯林移工與新住民一同歡慶開齋節,而漫步於台北清真寺、東南亞食品百貨、穆斯林聯誼場所,更是深度認識穆斯林文化的好去處,以理解持續增進跨文化的包容力量。
不論自然或文化特性,台北都擁有多樣的美,在這春夏交替的和煦時節,值得我們用心去領會。
- 新時代植人 用植栽打造理想生活(台北畫刊110年5月)人類擁有與生俱來對自然的渴望,縱使居住於水泥叢林,依舊需要綠意點綴生活,用以緩和日常的疲累、誘發創造力、拉近與生態奧祕的距離。 一群「新時代植人」取用植物的盎然生機,打造都市景觀的生命力,彰顯城市永續、富饒的綠色生活。景觀建築師吳書原結廬在人境,結合自身景觀設計專長與對植物的喜愛,於自家住宅打造出一片靜謐的森林窗景;花藝家陳譓如自小與自然田野為伍,引領她投入花藝工作, 為公共空間注入植栽的力...25572021-05-06
- 日常 × 植物 在城市實現森林窗台(台北畫刊110年5月)夜鷺、白頭翁、綠繡眼……這群嬌客相繼造訪景觀建築師吳書原家中的陽台,停在樹梢,啄著鳥類最愛的果實,滿布陽台的綠意活潑了灰白的水泥叢林,而不定期造訪的小生物,也帶來一片充滿生命力的蟲鳴鳥叫,令人在都會中也能享受森林的滋養。 吳書原自家陽台有多達150種植物,他認為人處在山林的自然狀態裡才能得到最好的休憩效果。 找回生活中的綠意 「人是從自然裡走出來的,那裡是生命的根源,因此人們的DNA 裡...42342021-05-06
- 創意 × 植物 從大自然汲取想像力(台北畫刊110年5月)除了繽紛鮮豔的花卉外,可以從植栽中汲取的創意,比想像中更寬廣。花藝家陳譓如認為,在炎熱潮溼又高樓林立的台北,用蕨類創造公共空間綠意,才是順應天時地利的最佳選擇,靈活運用在地常見且多元的植物物種,能為城市帶來獨樹一格、豐沛的生命力。 陳譓如運用花藝的專長,以蕨類、花卉為空間增添活力。 常赴陽明山放鬆紓壓 「像我們這樣在台東鄉下長大的小孩,大自然、花花草草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陳譓如侃侃而...46242021-05-06
- 科學 × 植物 細細拆解自然的奧妙(台北畫刊110年5月)平時從園藝的角度看待植物,考量的多半是外型漂不漂亮、好不好種,這一次,從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所長胡哲明的科學家視野出發,發現更多更深入的細節,在精細的科學繪圖技巧下,看見自然生態最真實的模樣。 從科學視角出發,能以更微觀、細緻的方式感知植物的細節。 科學繪圖延長對植物的細節觀察 置身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館的戶外園區,胡哲明立刻相中眼前一排山黃梔,滔滔不絕地說起梔子花的有趣之處...56932021-05-06
- 家常菜統一大江南北(台北畫刊110年5月)從前舍弟和我合開了家「魚夫家飯」,走的是偏江浙菜路線的家常菜,諸如蒜燒豆腐黃魚、豆干炒肉絲、砂鍋獅子頭、圓籠排骨等等,現在台北麗水街有家「六品小館」和我們家有姻親關係,這家餐廳當時幾位創辦人都是眷村出身,因此所謂的家常菜,現在逐漸有個專用的名詞,呼之為「眷村菜」,融合了大江南北各省的菜色,這只有台灣才有,到了對岸中國,那就各省涇渭分明,不像咱們如此這般大雜燴。 眷村裡各方人馬來自大江南北,眷...44602021-05-06
- 一字一句轉譯城市之美-廟宇外語導覽員(台北畫刊110年5月)大稻埕曾是全台北最豐饒繁榮之地,也是近代台灣與世界接軌的樞紐,位在其中的台北霞海城隍廟早在淡水正式開港通商之前,就已安身此處,百餘年來見證大稻埕的興隆蛻變,保佑商賈繁榮、百姓安康,至今仍是大同區重要的信仰中心。在百年廟宇前,一名男子說著流利英文,向來訪的外國旅人介紹城隍信仰。他是霞海城隍廟的文宣組組長與外語導覽員吳孟寰。 吳孟寰認爲,向外國人傳遞台灣文化,是身為廟宇導覽員最重要的任務。 導...50322021-05-06
- 深度旅行成為地方創生的開始(台北畫刊110年5月)每座城市中總有些被低估忽略的地方,就像是巨大榕樹腳邊不被陽光照到的蔓延氣根,山路古道旁腳步不常踏經的美麗羊腸小徑。它們詳實記錄著這個地方的文史脈絡軌跡,不僅能鋪陳串聯成一個個完整的故事,讓旅行者停留更長時間,也能成為體驗生活的目的地。 探索看不見的文化路徑 我總是習慣把台灣最具優勢的文化多樣性,比喻成復興南路上的清粥小菜。餐桌上總是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各式菜餚,無論是傳承經典的古早口感,或者創...39102021-05-06
- 激發工藝美學生命力(台北畫刊110年5月)「工藝」蘊含豐沛的藝術性,糅合了材料、生產設備、技術、設計等環節,讓工藝品在質地間深藏每一位工藝師的文化底蘊及人格特性。台灣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東西方工藝技術匯集於此,因此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所扶植的「台灣工藝之家」機制,透過與深耕在地及旅外海歸的工藝師合作,激盪出傳統與新思維的火花。而這些獲得認證的工藝師,在台北這個富有多元資源與創意能量的都市,發揮他們的無限潛能,不僅提升在地創生能量,更將...29892021-05-06
- 你是否也常仰望台北的天空?(台北畫刊110年5月)北漂至台北已近30 個年頭,我常開車在台北市區穿梭,也常拿著相機漫步在台北街頭,捕捉巷弄裡的光景,但我最常做的,是抬起頭仰望台北的天空。聽說寂寞的人常仰望天空,我倒覺得,當我仰望台北的天空時,似乎提醒了自己北漂的初衷,隱約地可以看見自己的夢想。 你是否也常仰望台北的天空?還是獨愛流連巷弄裡的浮光掠影?這幾年,我逐漸迷戀上自己旅行或漫步時心境變化的過程,喜歡每天簡單地只為一個目的活著的日常,喜...23332021-05-06
- 漫步綠蔭中的青田街(台北畫刊110年5月)綠意盎然的植栽、芒果樹,好奇地從屋間探出頭來, 貓咪在牆頭上小憩,一旁木造的日式老房子,靜靜地見證著時光的淬煉與流轉。青田街是我念研究所時上課的必經之路,有別於大馬路的喧鬧,我特別喜愛這條街的恬靜,尤其早晨陽光穿過綠葉,在臉上灑落金黃色的光點,讓人心中充滿希望。悠悠的風吹過,漫步在青田街, 「叮鈴…叮鈴…」你有聽見嗎?是風鈴的聲音。 蔡豫寧 yunintsai 插畫工作者,作品散見於書籍雜誌、...21752021-05-06
- 印尼語新聞主播譚雲福: 「伊斯蘭儀式背後也充滿動人的故事。」(台北畫刊110年5月)近年隨著東南亞移工大量來台,穆斯林社群成為台灣另一種文化風景。大家從覺得陌生、慢慢地對異國文化萌發好奇心,到逐漸理解伊斯蘭文化的生活方式,譚雲福認為,台灣多元包容的特性,不僅讓來此居住或工作的穆斯林朋友感到安適,也豐富了自身的文化內涵。 四月中的週末,台北車站大廳聚集了比往常更多的人潮,這是穆斯林齋戒月開始前的最後一個週末,當齋戒期開始,他們就得謹守日落前不飲食的規條,直至30 天後的開齋節...33652021-05-06
- 我家後巷乾淨又美麗(台北畫刊110年5月)後巷總給人潮溼雜亂、臭氣沖天的嫌惡印象,但藉由台北市工務局衛生下水道工程處執行汙水接管、免費施作後巷美化,並與在地居民取得共識後,移除巷道違建物、私人用品,並於美化作業中,納入社區特色圖案裝飾。不但加速汙水接管普及,也在優化市容的基礎上,完善街區巷道的安全性,打造環境優質的宜居城市,創造城市新風貌。 整理ー翁珮恒 圖表ーMiyab15812021-05-06
- 雙管齊下後巷美化(台北畫刊110年5月)為提升居住環境衛生,台北市多年來積極推動汙水接管工程,改善周邊水域品質,更藉由提供免費「後巷美化」,鼓勵市民朋友一同響應汙水接管政策,同時將自家的後巷打造成安全整潔的「後巷新天地」。 透過汙水接管、鋪面美化工程,讓原本潮溼陰暗的後巷成為乾淨美麗的通道空間。 後巷美化提升接管率 「為了讓民眾更能接受汙水下水道接管,台北市工務局衛生下水道工程處構思完成接管工程後,接續進行後巷美化。」衛工處處...30832021-05-06
- 傳統與創新的交會 2021台北霞海城隍文化節(台北畫刊110年5月)北霞海城隍廟是大稻埕的信仰中心,而每三年一次的「迎城隍」更是北部的宗教盛事,因此有俗諺「五月十三人看人,迎神賽會甲天下」形容其盛況。今年台北霞海城隍文化節將於6 月盛大展開,持續以傳統文化為基礎,策畫不同主題活動,呈現多元樣貌。 (攝影/趙家慶) 台北霞海城隍文化節 日期:6/1(二)~ 7/24(六) 城隍暖暖壽市集 日期:6...23632021-05-06
- 老屋更宜居 多面向的住宅設施改善補助(台北畫刊110年5月)家是每個人的避風港,但隨著時間更迭,可能面臨到缺乏無障礙設施而發生出入不便的情況,家中長者更是舉步維艱。因此台北市政府積極推動各項住宅設施補助政策,從老公寓增設電梯、無障礙設施改善,到「台北扶老.軟硬兼施」老人居家修繕補助服務等,一步步提升居住安全,打造高齡友善的居家環境。 老公寓如想增設電梯,6 樓以下且屋齡達20 年以上,並取得增設電梯相關建築許可,便可申請補助,最高補助220 萬元,長...34422021-05-06
- 百年百景,百玩不倦 台北百大必看景點(台北畫刊110年5月)台北市擁有多元的城市樣貌,從繁華的商業大樓,到古色古香的藝文場所;又或是與世隔絕的靜謐綠意,到最接地氣的鼎沸喧囂,看似互斥卻共存的城市特色,交織出豐富精彩的台北。 台北百大必看景點 https://top100.travel.taipei/ 台北市設市在去年屆滿百年,為了歡慶此一紀念性的時刻,台北市觀光傳播局在今年1 月舉辦了「台北百大必看景點」網路徵選活動,邀請民眾一同推薦、票選出...27342021-05-06
- 聆聽真實的台北—— 創意總監方序中 × 聲景採集者蕭芸安(台北畫刊110年5月)在這個充斥萬千訊息的世界裡,你想聽見什麼聲音?聆聽的時刻,又觸發了你何種情緒與心思?過去這些年,大家逐漸對於台北的聲音有了越來越明晰的認識,透過對聲音創作有熱情的「究方社」創意總監方序中和聲景採集者蕭芸安的對談,大家對於所處環境中的聲音有了更多想像與期許。 聲音是回憶的觸媒 「一個人走在路上,可以選擇不看某個方向,但聲音卻會在無法預期的狀況下來到,除非摀住耳朵,否則聲音是很難被抵抗的,這是...36382021-05-05
- 惜食減廢 看見食物的第二人生(台北畫刊110年5月)聯合國環境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所發布的最新「糧食浪費指數報告」(UNEP Food Waste Index Report 2021)指出,全球每年浪費近十億噸食物,其中有高達三分之一的食物在採收以後,因為外觀受損、昆蟲與動物叮咬痕跡以及生長畸形等原因,而面臨淘汰的命運,與超過8億2,000萬長期處於飢餓狀態的人口形成強烈反差,食物浪費是現今亟需正視的議...77002021-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