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台北旅游网

台北画刊104年1月第564期—夜间穿街走巷 一起来当光侦探

定位点

发布日期:2018-03-26

2520

民国一○三年底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主办的「街角遇见设计」—二○一六台北世界设计之都前导系列活动,与在台湾各地推动理想光环境的中强光电文化艺术基金会串连,首次以官方结合民间的模式,号召多位光领域专业人士,带领民众担任「光侦探」。

活动走访台北市四个地区,透过引导学员观察、了解城市里的光,产生更多对空间或社区的连结,并了解夜间照明不是一昧追求明亮,而是可以连结文化意涵,让夜晚变得更美好。

光 不只是照明
「城市光侦探」缘起於九○年代,是照明侦探团在日本东京发起的活动,由专业灯光设计师带领民众实地走访,观察现代城市的光环境及使用者行为,现已推展到亚洲及欧美等多个国家。

中强光电文化艺术基金会一○一年首次在台湾举办光侦探活动,探索台北市信义区与西门红楼的光环境,一○三年更结合文化局扩大活动规模,除了有中强光电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同时也是「感光―台北光侦探」的计画主持人林大为,还有三位新生代灯光设计师林世秉、林靖佑与陈怡彰共同担任感光老师,透过轻松有趣的方式,分三阶段引导卅二位有空间、照明、建筑等设计相关背景的民众,开启对城市光环境的感光意识。

林大为指出,一○三年的活动选择在民生社区、西门町、碧湖公园跟景美进行,感光老师带领学员踏查这些特色街区,让他们重新感受每天习以为常的城市光景,发现只要改变了光条件,就会影响夜间生活的行为模式。在此住了五十年的林大为说,透过光侦探活动,发觉自己才开始慢慢了解台北。
台北画刊564期—夜间穿街走巷 一起来当光侦探
▲光侦探走访景美河滨公园,用心感受当地的光照并观察周边环境。(图/中强光电文化艺术基金会提供)


以民生社区为例,社区里有浓密绿树与完善休憩空间,白天绿意盎然,但光侦探们发现,入夜之後,整排黄光路灯显得没有活力,太过集中的光源导致社区居民仅聚集一处活动,光侦探们建议设置各种位置的光源,像是由座椅、地面打光,让空间活泼起来;至於热闹的西门町,由台湾瓦斯株式会社改建而成的电影主题公园,烟囱遗迹缺乏照明,建议采用投射光的方式,突显烟囱的线条层次感,吸引大家认识这个空间。

理想的光环境应该以「人」为出发点,林大为认为,灯光不是追求多和亮,市政府因为治安因素,将所有地区套用相同的灯光规范,却欠缺了人文思维。走访碧湖公园的学员陈小姐说,公园沿湖边打着高灯,并以LED灯强调桥体,但却忽略这里有着丰富生态,打光的位置和种类应同时顾及居民的使用习惯和生态。

改善光环境 大家一起当光侦探
民国九十六年受邀前往荷兰,担任PLDA鹿特丹灯光工作营指导设计师的林大为说,当时来自各国的灯光设计学生,想办法要在一个星期内照亮几栋建筑物,鹿特丹市政府每一组各派了一名公职人员,全程参与设计执行过程,虽然一开始觉得有很多地方不合法规,希望改变设计,但是经过沟通,终於能理解灯光设计师的背後巧思,未来在都市规划上就开始产生改变。

「希望邀请公部门相关单位,一起来走一趟光侦探!」林大为认为,全台湾的路灯不应该过於标准化,如果能纳入环境、人文、地区特质等因素,就能让「光」影响市民对空间环境、社区的认同感。
台北画刊564期—夜间穿街走巷 一起来当光侦探
▲台湾灯光设计师(前排左:陈怡彰、右:林靖佑;後排左:林世秉、右:林大为)一同开启民众的感光意识。(图/中强光电文化艺术基金会提供)

参加过光侦探的民众,经过两天训练就大幅提升了光的感知能力,同时增加更深一层的赏析美感。林大为表示,夜市是另一个台北光特色,因为各个摊商五光十色的招牌,在视觉以外,同时结合嗅觉、味觉等感官冲击,带来另一种欢乐氛围。

光侦探走过台北、台南、屏东等城市,期待还能在台北筹办更多场次活动。这些活动成果,不但成为城市发展与环境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更重要的是带动更多人关心自己的环境,进而促成改变的动力,让城市的夜晚变得更有魅力。


感光城市计画
网址:www.coretronicart.org.tw



文/赵欣 
图/中强光电文化艺术基金会提供

相关照片

近期的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