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旅遊網

收藏

臺北畫刊103年12月第563期—今昔車站浮世繪 悠緩繁忙兩樣情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18-03-26

3480

臺北畫刊103年12月第563期—今昔車站浮世繪 悠緩繁忙兩樣情
▲今日臺北車站不再僅有出發或離別的情景,更發展為串連著捷運大街的複合式空間。(廖碩文攝)

今昔車站浮世繪 悠緩繁忙兩樣情
「火車已經到車站 阮的心頭漸漸重 看人歡喜來接親人阮是傷心來相送……」張秀卿的《車站》唱出車站送往迎來的真實寫照,也是電影中常見的鏡頭。只不過老電影中出現的「臺北車頭」,在鐵路地下化以及捷運開通後,似乎不像蒸氣火車年代那樣令人覺得傷感,或許是寬敞明亮的空間,以及捷運大街的設計,沖淡了離別的情緒吧!


如果到國外自助旅行,往往要找的第一個地標就是造訪城市的「中央車站」,幫助旅客輕鬆抵達目的地。而臺北車站因為鐵路、捷運及高鐵「三鐵共構」,加上轉乘及票券設計的便捷化、地圖及都市旅遊資訊的普及,可說是臺北最具代表性的中央車站。

臺灣最初的鐵路是從劉銘傳時代開始,一八八七年在他的奏請下,成立了全臺鐵路商務總局,籌劃基隆到新竹間的鐵路。隔年,臺北至錫口(今松山)先行完工通車;一八九一年基隆臺北段完工;一八九三年臺北新竹段完工。沿線鐵路共設置了十六個火車站,但當時不稱為車站,而是稱為火車票房,當時臺北火車票房就設在大稻埕河溝頭,日據初期仍沿用,一九○○年實施市區改正,遂將臺北車站從大稻埕遷移到現今館前路的位置,稱為「臺北停車場」,為一棟磚與石造二層樓的西式建築,即第一代火車站。一九一二年時在車站建築兩側興建磚造街屋,廣場設噴水池;一九一五年又透過館前路的軸線與新建的博物館連結,確立了火車站做為城市門戶的空間效果。

臺北畫刊103年12月第563期—今昔車站浮世繪 悠緩繁忙兩樣情
▲穿越至一九三○年代的舊臺北車站,當時站前最常見的交通工具便是人力車。(翻攝自臺北市文獻委員會典藏照片

畫面中這張是一九三○年代的臺北車站,為鋼筋混凝土的結構,外觀為四方形對稱的站房,屬於折衷主義式風格的建築,如果穿越到那個年代,當時最便利的交通工具,就是人力車或三輪車。在臺北還未往東區發展前,臺北車站周邊是全市最熱鬧的地方了,每天都有許多大型遊覽車停靠,或是計程車司機排班,更多的是密集的公車班次,在在令人感受到二十一世紀臺北的繁忙與便利,與一九三○年代當時悠緩的生活步調,形成強烈的對比。特別的是,以往一般對車站的認知,不外乎是「出發」或「離別」等「月臺式畫面」,隨著臺北車站發展為複合式空間之後,很多人不一定是來此搭車,可能是來購物或享受美食或作為好友相約的聚會場所,即使是在車站內的「定點」遊逛,本身就已是一趟城市小旅行。

鐵路地下化後,火車站也營造出臺北地底下的另一個世界,人們已習慣在地底下的捷運大街穿梭、逛街,循著指標到出站的站口。舒適、便捷的鐵路網,讓越來越多的民眾願意到「臺北車頭」乘車,反正等車無聊時還可逛逛捷運大街,何必辛苦地到「地面上」塞車呢!

文/許麗芩
攝影/廖碩文

相關照片

近期的熱門文章

Top